中药治小儿癫娴怎么样-小儿癫痫中药治疗方法
小儿癫痫的中成药应用
小儿癫痫对应的中医病名(或范畴)是“ 痫证 ”,临床选用中成药时,需根据患儿临床证型,表现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药物。
惊痫证
主要临床表现 :起病前常有惊吓史,发作时惊叫,惊恐不安,意识恍惚,平时胆小易怒,睡眠不宁。
常用中成药 :琥珀抱龙丸等。
用药指导 :琥珀抱龙丸含有朱砂,不宜过量,久服,慢惊及久病气虚者忌服,外伤瘀血痫疾不宜单用本品,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痰痫证
主要临床表现 :发作时喉中痰鸣,痰多,意识不清,也可仅表现为头痛,腹痛,肢体疼痛。平时面色无光泽、口黏多痰,胸闷,或伴有智力低下。
常用中成药 :医痫丸、白金丸、桂芍镇痫片、羊痫风丸等。
用药指导 :医痫丸用于神昏,抽搐频繁者,丸含有朱砂,雄黄等毒,不宜过量,久服,体虚者慎用,合并慢性胃肠病、心血管病,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如服药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心率过缓症状,应及时就医。伴有烦躁不安者,宜选用“白金丸” 饭前服用。各种发作类型的癫痫,伴有抑郁,烦躁、宜选用桂芍镇痫片。若平素便秘,心烦。睡眠欠佳者,宜选用羊痫风丸。本品久病气虚及平素脾胃虚寒者慎用。
风痫证
主要临床表现 :常有发热引起,多见反复发作,强直或阵挛症状突出。
常用中成药 :癫痫宁片、牛黄清心丸等。
用药指导 :此证型患儿发作较频繁,往往可由发热引起。癫痫宁片一般在癫痫未发作时即给予药物治疗。对于发作频繁者,应遵医嘱联合其他抗癫痫药治疗。本品所含千金子有毒,不可过量,久服,忌羊肉及辛辣食物,虚证患者慎用。牛黄清心丸宜用于平素伴有头晕,疲倦乏力、胸闷、心烦者,本品含有雄黄,朱砂,不宜过量,久服,有报道服用牛黄清心丸出现小脑共济失调者。
脾虚痰盛证
主要临床表现 :发作次数频繁,反复发作,抽搐无力,平素面色无光泽,时作头晕,神疲乏力,胸闷痰多、食欲欠佳,大便稀薄。
常用中成药 :小儿抗痫胶囊、痫愈胶囊等。
用药指导 :小儿抗痫胶囊宜用于癫痫伴有痰多或腹胀的患儿,本品胶囊较大,患儿不习惯或吞服有困难者,可从胶囊中取出药粉冲服,少数患儿服药后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出,腹痛服泻等消化道症状,宜饭后服用,服药1~3周一般可自行消失。痫愈胶囊宜用于平素头晕,疲倦乏力,胸闷心烦者。
脾肾两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 :发作时抽搐幅度比较小,平素时有头晕,腰酸腿软,四肢凉,睡眠欠佳,疲疲乏力,体质较差、可伴有智力发育迟滞,大便稀。
常用中成药 :补脑丸、青阳参片等。
用药指导 :该型以发病年久,屡发不止为特点。补脑丸宜用于记忆力差、睡眠欠佳、心悸者。青阳参片宜用于平素头痛,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者。
谁知道治疗癫痫病中医有哪些方法?
(1)活血化阏法 此法对于颅脑外伤,或小儿难产、颅内出血所造成的癫痫更为适宜。癫痫发作时,人体脏腑气血失去了平衡而发生紊乱。气机紊乱必然导致血流不畅,这是因为气和血有密切的联系。气滞以后血流瘀阻,血瘀以后气机更加不利。所以在治疗癫痫时,尤其是治疗外伤性癫痫时,运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常用活血药时要注意,妇女月经过多或妊娠期间禁用。 中医学有"久病多瘀"之说,对于癫痫,有瘀血症状者,应用活血化瘀法当属无疑。但对于部分痫证,有时瘀阻之象不明显,但病久难愈,用其他治法效不显着时,也可配合使用活血通络治疗,往往可收到好疗效。 (2)醒神开窍定痫法 癫痫神昏窍闭当以开窍法救急,这是共识,但如何开窍,认识并不统一。有人主张芳香开窍,有人主张豁痰开窍,有人则认为勿需单用开窍药,而应以活血化痰通络为主。我的经验是遇痫发急症,要针药并用,中西医并举,迅速止痫,以保护脑髓神机免遭持续损害为目的。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至宝丹皆是常用之品。现在临床脑病科常用的中药如醒脑静、清开灵注射液,皆可辩证应用于癫痫的临床治疗,特别是发作期的急救。 (3)化滞通腑,清热止痫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医所说的"食痫"、"热痫",食痫即由于饮食失节而诱发的癫痫病,小儿痫病用此法者较多。癫痫发作时多数伴有胃肠道的症状,如打嗝,脘腹胀满,纳呆厌食,或反复呕吐,或阵发性剧烈腹部疼痛。常用的消食化滞药物有山楂、槟榔、麦芽、鸡内金、神曲、莱菔子等。这些药物必须同祛风、化痰、镇惊、清热等方法同时应用才能取效。 关于通腑法的作用范围,不论是发作期或休止期都可用通下法。且下之宜早不宜迟。若有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脉实则更是必用之证。临床上通腑至大便泻,腑气通为度,不宜过量,同时还需根据正气盛衰,病机之兼夹,灵活配伍用化痰、平肝、活血、补益等。 (4)祛风解毒止痫法 本法适用于因风邪而引起的癫痫。风邪有外风和内风的区别。外风多是指风寒或风湿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风邪阻于经络可以见到剧烈头痛、肢体麻木等症。内风则是由于肝阳上亢或阴虚内动、风挟痰浊瘀血上扰神明而引起癫痫抽搐。临床上发病迅猛,变化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或出现全身强直抽搐,摇头动肩,口眼震颤,肢体肌肉抖动,或两眼上视或斜视,头晕目眩、脉弦劲有力。 (5)祛痰止痫法 中医认为"无痰不作痫",也就是说痰是致痫之源,故逐痰、豁痰是治疗癫痫很重要的方法。癫痫病人或是由于形之痰闭阻肺络,出现喉间痰声漉漉、口吐痰涎,或者由于无形之痰蒙蔽状。这些痰证有的是由于脾虚运化失职,水湿所化的痰,开成热痰、燥痰所致。验之临床,当根据患者痰邪性质不同,分别选用清热化痰、燥湿化痰、理气化痰、搜风化痰等法。
参考资料:
《本草纲目》上六畜治疗癫痫
《本草纲目》上六畜治疗癫痫,相关内容如下:
《本草纲目》中治疗痫病的药物非常丰富,比如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五灵脂等。
具体情况如下:
1.龙胆泻肝汤:此汤药主要由龙胆草、黄芩、柴胡、生地黄、车前子、泽泻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痫病和癫痫。
2.天麻钩藤饮:此汤药主要由天麻、钩藤、益母草、山栀、石决明、夜交藤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活血、补益肝肾、平肝熄风等功效,可治疗慢性痫病和癫痫。
3.五灵脂:五灵脂是比较常见的中药,其药性温、味甘,归属肝、脾经,具有行血止痛、祛风、化痰、镇痉等作用,可治疗小儿惊风、五痫、癫疾等病症。
除以上常见的药物外,还有其他药物可治痫病,例如厚朴杏仁甘草汤。
中医认为痫病是由于肝风内动、痰火内蕴、肝肾不足等因素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机,中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滋阴清热、祛风化痰、健脾开胃等不同的药理作用来治疗痫病。如果有用药需求,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相应的药物,以免造成身体不适。
总体而言,癫痫这类疾病的治疗需要经过全面的中医诊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涉及到诸多因素。所以,对于癫痫等严重疾病的治疗,更推荐在现代医疗条件下,通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来进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