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半夏的临床应用-生半夏治疗癫痫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歌诀
半夏白术天麻汤歌诀:
版本一: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大枣姜;
眩晕头痛风痰证,热盛阴亏切莫尝。
版本二: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息保安康。
版本三:
半夏白术天麻汤,陈皮苓草大枣姜;
风痰眩晕并头痛,息风化痰效果良。
扩展资料: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一种中药的方剂名,主要的作用就是祛痰的作用,它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的功效。
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于缓解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以及,癫痫面神经瘫痪,等风痰上扰者。
该药物功效为息风,定惊主治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方解:
本方证为脾虚生湿,湿聚成痰,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所致。
古人云:“无痰不作眩”,风痰上扰,肝风内动,故眩晕头痛,眩晕甚者,自觉天旋地转;痰阻气机,浊阴上逆,故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均为风痰之象。
脾湿生痰,为病之本;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为病之标。
本方证重点是痰与风,故化痰息风治标为主,健脾祛湿治本为辅。方中以半夏、天麻为君药,其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两药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要药。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共为臣药。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煎加姜枣,以和中健脾。诸药合用,能使风息痰消,眩晕自愈。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风痰上扰,眩晕头痛的常用方,以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耳源性眩晕、神经性头痛等属风痰上扰者。
功用鉴别:
二陈汤、小陷胸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均能化痰,用治痰证。
其不同点是:二陈汤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治湿痰证;小陷胸汤功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用治痰热互结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功能化痰息风,健脾祛湿,用治风痰上扰证。
百度百科-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的功效与药用价值?
半夏,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那么半夏的功效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半夏的功效
1、用于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溼,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溼痰的要药,适用于痰溼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2、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
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溼,故可用于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有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症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
3、用于瘿瘤瘰历、疮疡肿痛、梅核气等症
半夏又能化痰散结,可用以治疗痰溼结聚所致的瘿瘤、瘰历痰核、阴疽肿痛,或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等病症。用治瘿瘤瘰历痰核,可与海藻、黄独、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同用。
4、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呕功效,可用于多种呕吐症候,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半夏的药用价值
1、《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2、《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3、《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
4、《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
5、《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
6、《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钦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燥胃溼,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
7、《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半夏的型别
1、生半夏:为原药材经拣净杂质,筛尽灰屑入药的生用饮片,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者,称半夏片。半夏生用辛烈毒甚,不宜内服,故处方中单写半夏者,都指的是经过炮制后的各种制半夏而言,如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等。若需用生半夏入药时,应特别注明。生半夏多供外用,旧时大多研末吹鼻,引涎以治晕厥、小儿惊风或喉痹肿痛;近来多外敷以消痈肿、除瘿瘤、疗癣痒等。
2、法半夏:又称法夏、黄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溼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效,常用于脾虚溼困、痰饮内停之证。
3、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溼较轻者。
4、姜半夏:又称姜夏、姜夏片。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透,取出晾至六七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姜半夏毒性已减,性偏温燥,具燥溼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效,适用于脾虚痰涎涌盛作呕或寒痰咳逆者。
5、仙半夏:又名仙露半夏。为生半夏用甘草、五味子、青陈皮、枳壳、枳实、川芎、沉香等14味中药煎汁浸泡,待药汁吸乾,再烘干入药者。仙半夏毒性降低,理气化痰作用增强。
6、青盐半夏:又称盐半夏。为清半夏用青盐水浸拌,晒干入药者。青盐半夏毒性降低,清热化痰作用增强。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梅核气等病症,可收消痰散结之功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做法
半夏白术天麻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由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红各3g,白术9g,甘草1.5g组成,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溼之功效。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临床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痫、面神经瘫痪等属风痰上扰者。
本方证缘于脾溼生痰,溼痰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清空所致。风痰上扰,蒙蔽清阳,故眩晕、头痛;痰阻气滞,升降失司,故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内有痰浊,则舌苔白腻;脉来弦滑,主风主痰。治当化痰熄风,健脾祛溼。方中半夏燥溼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
若眩晕较甚者,可加僵蚕、胆南星等以加强化痰熄风之力;头痛甚者,加蔓荆子、白蒺藜等以祛风止痛;呕吐甚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以镇逆止呕;兼气虚者,可加党参、生黄芪以益气;溼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可加泽泻、桂枝以渗溼化饮。阴虚阳亢,气血不足所致之眩晕,不宜使用。
羊癫疯吃什么药才能治好
一、西医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择安全、有效、价廉和易购的药物。
①大发作选用苯巴比妥90-300mg/d。丙戊酸钠0.6-1.2/d,卡马西平600-1200mg/d等。
②复杂部分性发作:苯妥英钠0.2-0.6/d,卡马西平0.2-1.2/d。
③失神发作:氯硝安定5-25mg/d,安定7.5-40mg/d。
④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安定10-20mg/次静注。
2、药物剂量从常用量低限开始,逐渐增至发作控制理想而又无严重毒副作用为宜。
3、给药次数应根据药物特性及发作特点而定。
4、一般不随意更换或间断,癫痫发作完全控制2-3年后,且脑电图正常,方可逐渐减量停药。
5、应定期药物浓度监测,适时调整药物剂量。
6、对于明确病因的癫痫,除有效控制发作外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7、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可行立体定向术破坏脑内与癫痫发作的有关区域,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或慢性小脑刺激术。
8、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的治疗
(1)积极有效的控制抽搐:①安定,成人10-20mg,小儿0.25-1mg/kg,缓慢静脉注射至抽搐停止。随后将20-40mg加入葡萄糖液中以每小时10-20mg速度静脉滴注,连续10-20小时,日总量不超过120mg。②异戊巴比妥钠:成人0.5g溶于10ml注射用水中,以50-100mg/分速度缓慢静脉注射至发作停止。注射中要注意呼吸心跳变化。发作控制后应继续鼻饲或口服抗癫痫药物。
(1)处理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利尿脱水减轻脑水肿,纠正酸中毒等。
二、中药治疗方法
验方
验方一
组成天麻30克川贝母15克胆南星15克姜半夏30克橘红15克茯苓30克菖蒲15克全蝎18克僵蚕18克蜈蚣5条白矾18克皂荚18克天竺黄30克朱砂12克(另研)。
制用法上药共为极细末,以姜汁30克,竹沥30克,加水稀释后,泛丸为绿豆大,装瓶备用。成人每日服3次,每次6克,小儿酌减。
主治癫痫大发作。加减如素体虚弱或久病不愈,正气亏损者,加人参(人参食品)15克;病情顽固者,加雄黄12克,另研细入前药,以助药力。
验方二
组成
1、癫痫1号方桂枝石菖蒲陈胆星法半夏陈皮僵蚕炒黄芩钩藤天竺黄生牡颉枳壳木香甘草。
2、癫痫2号方生乌头生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黑大豆生白芍姜汁。
3、息痫膏安息香公丁香冰片白胡椒麝香凡士林
功用主治
1、方功用开破散结,祛风止痉,主治癫痫。
2、方功用振奋阳气,宣开心窍,消涤顽痰,宁神止痉,主治癫痫。
3、方功用开豁心窍,醒脑,主治癫痫。
验方三
组成天竺黄15克沉香9克天冬60克白芍90克茯神120克远志肉(蒸熟)60克麦冬(去心)60克灸甘草18克旋复花45克苏子60克制香附90克姜半夏30克皂荚(去黑皮,去子灸酥)60克怀山药适量朱砂适量。
制用法将上药(除山药、朱砂外)研极细末,再将山药研细,以适量山药粉调药末,为糊丸,朱砂为衣。本方除不作煎剂外,还可作为散剂吞服或装胶囊或糯米纸包吞服。每服9克,日服1~2次,温开水送服。主治癫痫。
以上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