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门穴治疗癫痫吗-哑门的主治
1.按摩哑门的作用 哑门的准确位置图
2.舌根简介
3.哑门穴突出
4.图解经络穴位按摩速查手册套装的目录
5.瘖门简介
按摩哑门的作用 哑门的准确位置图
1 哑门穴名由来
哑,发不出声,此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因要散热而变得收引,阳气的散热收引太过就会使人不能发声,故名。
哑门的准确位置: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正坐,头稍前倾,此穴位于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2 按摩哑门的作用
哑门穴所处的位置由于局部组织退变或劳损,易致经脉瘀滞,气血不通,。按摩哑门穴可以疏通经络,减少对血管压迫,改善脑供血,缓解脑卒中所致言语障碍,有助于脑血栓和脑溢血疾病的康复。
3 按摩哑门功效主治
中医常运用此穴治疗舌强失语,喑哑,癫痫,癔症,头痛项强等症;还能帮助治疗脊强反折,中风,衄血,呕吐等症。还有,流鼻血的时候,用冰袋揉敷哑门,可以帮助迅速止血。
4 按摩哑门的方法
用双手的食指,轻轻按压哑门穴位置。每次持续压秒,10次为一组,早,中,晚各一组。
舌根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解剖名称·舌根 4.1 舌根与经脉经络脏腑的关系 5 经穴别名·舌根 5.1 哑门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特异性 5.5 所属部位 5.6 哑门穴的定位 5.7 哑门穴的取法 5.8 哑门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哑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哑门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哑门穴的配伍 5.13 文献摘要 5.14 哑门穴研究进展 5.14.1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5.14.2 对血细胞的影响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舌根 1 拼音
shé gēn
2 英文参考radix linguaeroot of tongu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the root of tongue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Yǎmén GV15 [中国针灸学词典]
tongue r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舌根:1.解剖名称;2.经穴别名。
4 解剖名称·舌根舌根(tongue root)为解剖名称。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二。指舌之根部[1]。即舌本(见《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等篇)[2]。
《世医得效方》卷十二:“血气俱盛,附舌根而重生一物……”“心之脉系于舌根。”
4.1 舌根与经脉经络脏腑的关系因多数经脉皆络于此,故舌根与经络脏腑关系十分密切[3]:
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3];
足少阴之脉挟舌本[3];
手少阴之别系舌本[3];
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3]。
5 经穴别名·舌根舌根为经穴别名,即哑门[4]。出《针灸学》(南京)。
穴位 哑门 汉语拼音 Yamen 罗马拼音 Yamen 美国英译名 Dumb Gate 各国
代
号 中国 GV15 日本 15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4 富耶氏 IVG14 德国 LG14 英国 Gv15 美国 Go15
哑门为经穴名(Yǎmén GV15,DU15)[5][6]。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名瘖门[5]。《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始称哑门[5]。《千金翼方》又作痖门,近作哑门[7]。别名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属督脉[5]。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5][7]。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5]。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5.1 哑门穴的别名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瘖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
5.2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喑门一穴。
5.3 穴名解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5]。
瘩,《说文》:“瘖,不能言也。”《正字通》:“痖与瘖,音别义同。”痖通哑、瘖通喑。门,出入、关键之处,意为要地。此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入发际五分处,正对舌本,为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因有通经络、开神窍、治失语之功,故以其主治功能命名为哑门。穴为治哑之处,亦为致哑之门。《甲乙经·卷十二》谓:“舌缓,瘖不能言,刺瘖门”。[8]
5.4 特异性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5][7]。
5.5 所属部位颈椎[9]
5.6 哑门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哑门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10]。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5]。
哑门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发际0.5寸,适当第一、二颈椎棘突之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7]。
一说“在后发际宛宛中。”
哑门穴在督脉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肌肉)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骨骼)
5.7 哑门穴的取法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之凹陷中取穴。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5]。
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处取穴[11]。
5.8 哑门穴穴位解剖哑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浅层有第三枕神经和皮下静脉。深层有第二、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分支,椎外(后)静脉丛和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5.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夹肌之间→左右头半棘肌之间)[5]。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12]。
5.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12]。
布有第三枕神经和枕动、静脉分支[7]。
5.9 哑门穴的功效与作用哑门穴具有散风熄风、开窍醒神的功效。
哑门穴有通窍络、清神志作用[5]。
哑门穴是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又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故可治疗喑哑、失语、神志病和督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是主治喑哑、失语的常用穴[13]。
哑门穴具有通窍醒神的作用,故以治疗失语、癫狂、痫证为主[13]。
哑门穴有通经开窍之功,为回阳九针之一,凡诸喑症俱可取此[8]。
5.10 哑门穴主治病证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及癫痫、癔病、精神分裂症、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等[5]。
哑门穴主治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强[12]。
哑门穴主治头痛,失语,暴喑,喑哑,重舌,舌缓不语,聋哑;癫狂,痫证,瘛疭,癔症;项强,脊强反折[11]。
哑门穴主治暴瘖,失语,头痛,项强,脊强反折,聋哑,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癔病,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等[7]。
治舌强不语,暴喑,颈项强急,脊强反折,癫痫,脑性瘫痪,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7]
一般直刺0.5~1.0寸[5][7]。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12]。
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11]。
注意:
禁深刺[7]。
不宜向前上方深刺,以免误伤延髓[5]。
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12]。
因为深部接近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12]。
5.11.2 灸法禁灸[5]。
《针灸大成》谓此穴禁灸,灸之令人哑,以其近于舌咽及脑也,故不宜火攻。凡取经穴治病,可针者针之,可灸者灸之,针灸惧不宜者,则按而摩之,是为经穴三用。[8]
可灸,但不宜瘢痕灸[11]。
5.12 哑门穴的配伍哑门穴配廉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合谷治聋哑[5][11]。
哑门穴配风府治角弓反张[5]。
哑门穴配人中、后溪治癫痫[5]。
哑门配关冲,有通阳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不语。
哑门配风府、合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喑哑。
哑门配通天、跗阳,有散寒去湿的作用,主治头重痛。
哑门配水沟、足三里、大钟,治痴呆[11]。
哑门配阳谷、腕骨、带脉、劳宫,治瘛疭、指掣痛[11]。
哑门配水沟、大椎、腰奇,治癫痫[11]。
哑门配涌泉、关冲、风府,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11]。
5.13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甲乙经》:不可灸,灸之令人喑。
《针灸甲乙经》:项强,刺喑门。舌缓,喑不能言,刺喑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颈项强,舌缓不能言,诸阳热气盛,鼻衄血不止,头痛风,汗不出,寒热风痉,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
《针灸大成》:主舌急不语,重舌,诸阳热气盛,衄血不止,寒热风哑,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风汗不出。
《针灸大成》:仰头取之。
《类经图翼》:主治颈项强急不语,诸阳热盛,衄血不止,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风疼痛汗不出,寒热风痉,中风尸厥,暴不省人事。
《圣济总录》:脑后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宜针人中、天突二穴,可二分。
《玉龙歌》: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5.14 哑门穴研究进展 5.14.1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发现,针刺哑门、肾俞,对脑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经针刺后,全血黏度下降,全血还原黏度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意义。同时观察对脑血流图的影响,显示陡直型波形较治疗前增加了14.4%,统计学有明显差异。[11]
针刺哑门、风府穴可以使血液凝固程度显著降低(P<0.01),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有利于脑出血部位的血块溶解,吸收。[8]
5.14.2 对血细胞的影响针刺哑门、华盖,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针刺哑门也可使淋巴细胞减少,并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11]
哑门穴突出
哑门穴Yǎmén(DU15)
〖取穴方法〗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解剖〗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主治疾病〗舌缓不语,音哑,头重,头痛,颈项强急,脊强反折,中风尸厥,癫狂,痫证,癔病,衄血,重舌,呕吐。
〖人体穴位配伍〗泻哑门、听会、外关(或中穴渚)、丘墟治高热或疟疾所致耳聋;配人中、廉泉治舌强不语、暴喑、咽喉炎;配百会、人中、丰隆、后溪治癫狂、癫痫。配风池、风府治中风失语、不省人事;配劳宫、三阴交、涌泉等九穴为回阳九针,可以开窍醒神治昏厥;配脑户、百会、风池、太溪、昆仑、肾俞治大脑发育不全;针哑门、肾俞、太溪治疗贫血。
〖刺灸法〗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别名〗舌厌穴,横舌穴,舌黄穴,舌肿穴。
〖穴义〗督脉阳气在此散热冷缩。
〖名解〗
(1)哑门。哑,发不出声也,此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督阳气在此散热冷缩。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因其热散而收引,阳气的散热收引太过则使人不能发声,故名。(病音)门名意与哑门同,(病音)为失语之意。
(2)舌厌。舌,至柔之物也,其所能柔软自如是因为阳气充盛使然也。厌,厌恶也。舌厌名意指督脉的阳气在此散热冷缩为舌所厌恶。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人体的阳气不足则至柔之地的舌部阳气先衰,舌部阳气衰败则舌不能运动自如,故名舌厌。舌肿名意与舌厌近同,肿指阳气太过阴不足则舌为之肿。
(3)横舌。横,横向也。舌,口中之舌也。横舌名意指穴内阳气充盛则舌能活动自如。舌黄名意与横舌同,黄通横。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缩合后横向传来于风俯穴。
〖功能作用〗收引阳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哑门穴Yǎmén(DU15)
〖取穴方法〗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解剖〗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主治疾病〗舌缓不语,音哑,头重,头痛,颈项强急,脊强反折,中风尸厥,癫狂,痫证,癔病,衄血,重舌,呕吐。
〖人体穴位配伍〗泻哑门、听会、外关(或中穴渚)、丘墟治高热或疟疾所致耳聋;配人中、廉泉治舌强不语、暴喑、咽喉炎;配百会、人中、丰隆、后溪治癫狂、癫痫。配风池、风府治中风失语、不省人事;配劳宫、三阴交、涌泉等九穴为回阳九针,可以开窍醒神治昏厥;配脑户、百会、风池、太溪、昆仑、肾俞治大脑发育不全;针哑门、肾俞、太溪治疗贫血。
〖刺灸法〗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别名〗舌厌穴,横舌穴,舌黄穴,舌肿穴。
〖穴义〗督脉阳气在此散热冷缩。
〖名解〗
(1)哑门。哑,发不出声也,此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督阳气在此散热冷缩。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因其热散而收引,阳气的散热收引太过则使人不能发声,故名。(病音)门名意与哑门同,(病音)为失语之意。
(2)舌厌。舌,至柔之物也,其所能柔软自如是因为阳气充盛使然也。厌,厌恶也。舌厌名意指督脉的阳气在此散热冷缩为舌所厌恶。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人体的阳气不足则至柔之地的舌部阳气先衰,舌部阳气衰败则舌不能运动自如,故名舌厌。舌肿名意与舌厌近同,肿指阳气太过阴不足则舌为之肿。
(3)横舌。横,横向也。舌,口中之舌也。横舌名意指穴内阳气充盛则舌能活动自如。舌黄名意与横舌同,黄通横。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缩合后横向传来于风俯穴。
〖功能作用〗收引阳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图解经络穴位按摩速查手册套装的目录
《图解经络穴位按摩速查手册》
学会自我按摩的五大好处
速查表
阅读导航
第1章 手太阴肺经经穴
中府穴 通畅肺腑无阻碍
尺泽穴 腹痛发热首选穴
孔最穴 久坐不痔的秘诀
列缺穴 “列缺”霹雳,阴霾消散
经渠穴 呼吸畅通的法宝
太渊穴 气血不足太渊相助
鱼际穴 失声莫担心,鱼际在手边
少商穴 没事常掐,感冒不来烦
第2章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商阳穴 胸中气闷找商阳
三问穴 五官病痛全拿下
合谷穴 牙疼是病也不怕
阳溪穴 头痛耳鸣一扫光
下廉穴 肠胃健康,一身轻松
曲池穴 腹痛吐泻不用愁
肩髃穴 肩膀的保健医生
扶突穴 止咳平喘有奇效
迎香穴 抛掉鼻炎鼻塞的烦恼
第3章 足阴明胃经经穴
承泣穴 还你一双明亮的眼睛
四白穴 明目养颜的好帮手
地仓穴 祛风、治感冒,地仓有疗效
颊车穴 口眼歪斜按颊车
下关穴 要想口耳好,按摩下关少不了
头维穴 头痛不可怕,头维赶走它
人迎穴 咽喉肿、高血压,人迎有办法
第4章 足太阴脾经经穴
隐白穴 要想止血快,马上按隐白
太白穴 消除湿疹有太白
公孙穴 调理脾胃的保健师
三阴交 穴妇科疾病的克星
阴陵泉穴 让您便便畅通
血海穴 清血利湿,血海本事
府舍穴 腹痛不愁,府舍解忧
大横穴 大肠疾病找大横
周荣穴 让您心平气顺
大包穴 常按大包穴,睡觉更安稳
第5章 手少阴心经经穴
极泉穴 按压极泉,强健心脏
青灵穴 祛除疼痛无烦恼
少海穴 常按少海,疼痛不来
神门穴 宁心提神疗效好
少府穴 治疗心胸痛,少府最有效
少冲穴 急救中风,要掐少冲
第6章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少泽穴 昏迷不用怕,少泽唤醒他
后溪穴 腰痛按后溪,为您解忧急
阳谷穴 耳鸣不担忧,阳谷是帮手
养老穴 晚年体健靠养老
小海穴 按小海,脸色红润气色佳
肩贞穴 消炎止痛,肩贞常用
天宗穴 美体健胸按天宗
肩中俞穴 常按肩中俞,肩背更有力
颧髎穴 面部疼痛,常按管用
听宫穴 耳朵聪灵听力好
第7章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睛明穴 还您一个明亮的世界
眉冲穴 常按眉冲穴,眩晕都退却
曲差穴 鼻窍通透有曲差
五处穴 癫痫不可怕,五处治好它
承光穴 止痛祛热,还您快乐
通天穴 鼻内畅通无阻
攒竹穴 消除疲劳眼睛好
天柱穴 头脑清楚,天柱帮助
大杼穴 祛热祛痛,大杼常用
风门穴 治疗感冒,风门疗效好
会阳穴 止血治痔疮,全都找会阳
承扶穴 臀部减肥按承扶
殷门穴 强健腿腰,殷门有绝招
委中穴 腰痛背痛求委中
承筋穴 小腿痉挛揉承筋
承山穴 腿脚有力不抽筋
飞扬穴 祛除头痛,神采飞扬
昆仑穴 常按昆仑,清晨睡安稳
申脉穴 宁神止痛不眩晕
至阴穴 难产别发愁,至阴有特效
第8章 足少阴肾经经穴
涌泉穴 缓解腰酸背疼就找涌泉
太溪穴 治疗生殖系统病的好手
复溜穴 肾脏功能的调理师
筑宾穴 筑宾帮您,安心宁神
横骨穴 摆脱男人难言的痛苦
大赫穴 男性健康的福星
气穴 专治生殖泌尿疾病
肓俞穴 告别便秘的痛苦
商曲穴 帮你解决腹痛的烦恼
神封穴 咳嗽气喘点神封
俞府穴 胜过止咳良药
第9章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天池穴 让全身重新焕发活力
曲泽穴 速效“定心丸”
内关穴 安抚你的胃,体贴你的心
大陵穴 让你口气清新每一天
劳宫穴 手瘁难忍,重掐劳宫
中冲穴 迅速降低体温就找中冲
第10章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关冲穴 调整身体内分泌
液门穴 清火散热的“牛黄解毒片”
中渚穴 治疗更年期女性的疾病
阳池穴 提高怀孕妈妈的幸福度
支沟穴 摆脱便秘痛苦的秘密
天井穴 清热凉血,调理麦粒肿
消泺穴 不花一分钱的减肥法
肩髎穴 上班族的好帮手
颅息穴 耳呜耳痛揉颅息
角孙穴 让眼睛不再受“伤害”
耳门穴 护耳有绝招
丝竹空穴 头痛了点,头晕了还点
第11章 足少阳胆经经穴
瞳子髎穴 为你擦亮“心灵的窗户”
悬颅穴 注意力集中不走神
悬厘穴 结束头痛烦恼,提高工作效率
天冲穴 牙龈肿痛快找天冲
阳白穴 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目窗穴 眼睛疲劳不再用滴眼液
风池穴 清热醒脑还治感冒
肩井穴 防治乳腺炎有特效
环跳穴 轻松解决腰腿疼痛
风市穴 中风瘫痪有望行动自如
阳陵泉穴 抽筋痛苦及时了
阳辅穴 增强你的腰肾功能
足临泣穴 脚上功夫治头痛
足窍阴穴 止痛定咳顺气必点穴
第12章 足厥阴肝经经穴
大敦穴 小腹疼痛有特效
太冲穴 药物降压之外的好方法
曲泉穴 解决男女生殖系统问题
足五里穴 让排尿不再困难
阴廉穴 给女人多一点呵护
中封穴 关爱男人每一天
章门穴 五脏病变的“门户”
期门穴 疏肝利气化积通瘀
第13章 督脉经穴
长强穴 通大便,疗便秘,止腹泻
命门穴 关乎生命存亡的“命门”
身柱穴 小儿止咳定喘有特效
大椎穴 小儿感冒发烧不再犯愁
哑门穴 声音沙哑不必苦恼
脑户穴 头痛感即刻减轻的方法
风府穴 感冒头疼不再打针吃药
强间穴 让你睡好自然心情好
百会穴 忧郁烦躁失眠点百会
前顶穴 头晕头痛找前顶
神庭穴 头晕呕吐眼昏花,神庭一针病如抓
水沟穴 紧急救命它最及时
第14章 任脉经穴
会阴穴 专治男女性功能障碍
中极穴 妇科疾病不用愁
关元穴 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阴交穴 腹泻不止轻揉阴交
神阙穴 肠炎腹痛腹泻有特效
上脘穴 增加你的胃动力
膻中穴 减肥不点增肥点
廉泉穴 治疗舌头不听使唤
《打开五脏说养生(黄帝内经中的清调补五行养生观)》
前言:中医是科学、哲学,还是神学、玄学、伪科学?
序:中医清调补五行养生观的由来
一、清(清毒)
二、调(和调)
三、补(养正)
第一章 21世纪的健康经济学:健康资产与健康负债
第一节 清算你的健康资产与健康负债
一、巨星仙逝,驾鹤西游
二、赚钱容易,赚健康难
三、健康资产与健康负债
四、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自测”
第二节 制订个人及家庭健康计划
一、漠视保健预防的中国人
二、公共营养师。为个人与家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第二章 清毒篇: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第一节 健康人体如何排毒?——六大排毒系统的养护之道
一、人体垃圾输出网——淋巴系统
1.淋巴系统的排毒流程
2.肥胖加重排毒负担
二、人体解毒的将军之官——肝脏
1.强大的解毒功能
2.顽强的再生能力
3.酒精是肝脏的天敌
4.肝损伤的种种表现
5.保肝护肝的保健之道
三、人体的血液过滤网——肾脏
1.憋尿约等于“”
2.充分饮水,排除肾毒
3.多吃补充肾气的食物
四、废物垃圾的代谢通道——肠道
1.肠健康自测
2.粪便里有什么?
3.人体宿便,百病之源
4.什么人宿便多?
5.促进排便,顺利排毒
五、人体面积最大的排毒器官——皮肤
1.皮肤的排毒代谢作用
2.皮肤的基本结构
3.促进皮肤的代谢作用
六、最容易积存毒素的器官——肺脏
1.肺脏最容易被污染
2.身体的废气——呼气与放屁
3.协助你的肺脏排毒
第二节 毒素垃圾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食品、饮品、家居用品与仪容化妆品的种种危险
一、五脏六腑毒素知多少
二、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第三节 人体的代谢消化过程
一、食物在口中的消化过程
二、食物在胃里的消化过程
三、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过程
第四节 多吃肉食的危害——相当于慢性自杀的“自体中毒”
一、自体中毒:慢性自杀的“毒药”
二、淀粉+蛋白质=难以消化
三、多吃肉食的危害
第五节 你吃的“健康”吗?——无处不在的食物污染
一、多吃零食的危害
二、多吃腌制食品的危害
三、多吃油炸食品的危害
四、吃变质油粮的危害
五、重金属污染
六、土地污染
七、农药污染
第六节 你的家居环境“健康”吗?——无声无息的家居环境污染
一、空气污染
二、室内污染
三、洗涤剂的伤害
第七节 你喝的“健康”吗?——触目惊心的水质污染
一、人类80%的疾病与饮水有关
二、如何选择健康的饮品?
第八节 你的仪容“健康”吗?——世界上受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就是女人的脸
一、越描越黑的化妆品
二、引发皮肤过敏的三大物质
三、强碱性化妆品的危害
四、能引起皮肤痤疮的化妆品
五、动物油脂类化妆品的危害
六、选择植物配方的化妆品
第九节 你的心理“健康”吗?——体壮日“健”,心怡日“康”
一、不良情绪产生毒素
二、压力导致体内垃圾
三、来自生活的四种主要压力
第十节 形成体内垃圾毒素的其他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观念因素
三、习惯因素
第十一节 如何清洁体内垃圾?
一、把握毒素入口关:科学地吃,吃健康的食物
二、把握毒素出口关:及时排泄体内垃圾。疏通经络
第十二节 十二时令季节排毒法
一、春季排毒法
二、夏季排毒法
三、十二时令养生排毒法
第十三节 最佳健康食物排毒法
一、车前子壳:肠胃的“清道夫”
二、草莓:水果皇后
三、沙棘:藏药“圣果”
四、日常生活中的排毒养颜水果
第十四节 饮茶排毒法——为什么说红茶养胃?
一、茶叶的药用价值
二、为什么说红茶养胃?
第十五节 睡眠排毒法
一、睡眠与健康是“终生伴侣”
二、睡眠有助于身体代谢排毒
三、作息养生提倡睡“子午觉”
四、如何改善睡眠?
第三章 调和篇:阴阳平衡,阴平阳秘
第一节 从面色看五脏的荣枯——颜面色诊,察言观色
第二节 《黄帝内经》中的“调和论
一、调节“阴阳平衡”
二、调节“免疫力”
三、调节“酸碱平衡”
四、调节“正邪平衡”
五、调节“五脏平衡”
第三节 调节“酸碱平衡”
一、如何判断体质的酸碱性?
二、酸性体质的危害
三、酸碱性食物如何辨别?
四、调整酸性体质的方法
1.为什么人体会酸化?
2.调整酸性体质的方法
第四节 调节“免疫力”
一、你的免疫力下降了吗?
二、了解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
三、损害免疫系统的主要因素
四、提高免疫力的健康生活方式
第五节 调节“五脏平衡”
一、调节五脏六腑的必修课“藏象学说”
1.五脏:心、肝、脾、肺、肾
2.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和三焦
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4.五体五官与九宫七窍
二、十二脏腑分工协作
三、五行养生中的“生克乘侮”
第六节 将军之官:肝系统的调节
一、了解自己的肝系统
二、肝主疏泄,影响健康
三、肝主藏血。影响健康
四、促进脾胃运化
五、肝脏的解毒免疫作用
六、肝脏的再生能力
第七节 营养肝系统需要增强机体免疫力——固本培源,自主健康
一、我国居民的肝病现状
二、肝系统的常见问题
三、春天是养肝护肝的最好时令
四、饮酒对人体的益处和害处
第八节 肝系统与氨基酸
一、生命的基础一一蛋白质
1.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3.蛋白质的缺乏与过量
4.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5.膳食参考摄入量
二、蛋白质的基础一一氨基酸
1.三大类22种氨基酸
2.氨基酸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3.氨基酸从哪里来?
三、各种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1.青少年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2.中壮年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3.老年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四、重要的“L-半胱氨酸、L-丙氨酸与牛磺酸”
1.L-半胱氨酸与L-丙氨酸
2.牛磺酸
第十一节 君主之官:心系统的调节
一、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二、心系统对生命的独特意义
三、心华、心窍与心液
四、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保健
五、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2.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3.大蒜油:血管的“清道夫”
4.沙棘籽油:生命的“软黄金”
5.银杏:植物界的千岁寿星
第十二节 仓廪之官:脾系统的调节
一、人体的后天之本
二、食物在体内的运化过程
三、脾系统与四肢肌肉
四、对脾胃系统的调节保健
五、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的作用
1.长寿=“肠”寿
2.膳食纤维是肠内有益菌的重要食物
3.减少食物在结肠中的停留时间
六、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
1.便秘的危害
2.清理肠道的方法
3.将衰老制止在肠道中的双歧杆菌
4.双歧杆菌的“营养餐”:低聚糖
第十三节 相傅之官:肺系统的调节
一、肺为“相傅之官”
二、肺主一身之气
三、肺主皮毛
四、肺部容易出现的问题
五、呼吸系统的调理保健
第十四节 作强之官:肾系统的调节
一、人体的先天之本
二、循环系统的常见问题
三、循环系统的调理保健
第四章 补养篇:虚则补之,损则益之
第一节 中医“八法”之“补法
一、均衡补充,细胞再生
二、合理搭配。协同作用
三、中医“八法”之“补法”
四、“春困秋乏”。四季养生
第二节 “补”,从体质养生开始
一、中医养生的“体质”指的是什么?
二、各种体质的综合评价指标
三、如何判断自己的体质?
第三节 八种体质的补养要领
一、阳盛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二、阳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三、痰湿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四、阴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五、气郁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六、气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七、血瘀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八、血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第四节 食品+保健品=清调补节食养生
一、神奇的清调补节食养生现象
二、到底该不该吃早餐?
三、节食方案(健康食品+保健食品)
第五节 要健康更要长寿——不容忽视的保健食品
一、是药三分毒
二、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
三、人们为什么需要保健食品?
四、营养保健食品的优点
五、正确使用保健食品
第六节 调节人体五大系统的补养食物
一、大豆(大豆异黄酮、大豆蛋白、大豆卵磷脂、大豆肽):豆中之王
二、糙米: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预防食品
三、芦荟:一种“神秘的植物”
四、螺旋藻:全球最理想的食品
五、燕麦: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六、蜂王浆:蜂王幼虫的高活性美食
七、油菜花粉:人体的“完全营养库”
八、玉米:食品之王
九、南瓜:糖尿病人的佳品
十、薏仁:养颜美容,延年益寿
十一、莲子:补中益气,养心益肾
十二、灵芝:被称为瑞草、仙草的灵芝草
十三、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并称的三大补药
十四、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十五、山药:保护身材的使者
十六、枸杞子:百果之王
十七、肉桂:南方的人参
第七节 人体五大系统容易缺失的补养矿物质
一、钙:人体不可或缺的生命物质
二、维生素C:抗氧化的人体卫士
三、锌:人体的“生命之花”
四、铬:远离糖尿的病矿物因子
瘖门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哑门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瘖门穴的定位 10 瘖门穴的取法 11 瘖门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瘖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瘖门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瘖门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瘖门穴研究进展 17.1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7.2 对血细胞的影响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瘖门 1 拼音
yīn mén
2 英文参考Yǎmén GV15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瘖门为经穴别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瘖”,《正字通》云:与“哑”音别字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诸本作哑门。[1]
穴位 哑门 汉语拼音 Yamen 罗马拼音 Yamen 美国英译名 Dumb Gate 各国
代
号 中国 GV15 日本 15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4 富耶氏 IVG14 德国 LG14 英国 Gv15 美国 Go15
哑门为经穴名(Yǎmén GV15,DU15)[2][3]。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名瘖门[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始称哑门[2]。《千金翼方》又作痖门,近作哑门[4]。别名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属督脉[2]。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2][4]。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2]。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4 哑门穴的别名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瘖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
5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喑门一穴。
6 穴名解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2]。
瘩,《说文》:“瘖,不能言也。”《正字通》:“痖与瘖,音别义同。”痖通哑、瘖通喑。门,出入、关键之处,意为要地。此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入发际五分处,正对舌本,为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因有通经络、开神窍、治失语之功,故以其主治功能命名为哑门。穴为治哑之处,亦为致哑之门。《甲乙经·卷十二》谓:“舌缓,瘖不能言,刺瘖门”。[5]
7 特异性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2][4]。
8 所属部位颈椎[6]
9 瘖门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哑门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7]。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2]。
哑门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发际0.5寸,适当第一、二颈椎棘突之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4]。
一说“在后发际宛宛中。”
哑门穴在督脉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肌肉)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骨骼)
10 瘖门穴的取法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之凹陷中取穴。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2]。
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处取穴[8]。
11 瘖门穴穴位解剖哑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浅层有第三枕神经和皮下静脉。深层有第二、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分支,椎外(后)静脉丛和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夹肌之间→左右头半棘肌之间)[2]。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9]。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9]。
布有第三枕神经和枕动、静脉分支[4]。
12 瘖门穴的功效与作用哑门穴具有散风熄风、开窍醒神的功效。
哑门穴有通窍络、清神志作用[2]。
哑门穴是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又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故可治疗喑哑、失语、神志病和督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是主治喑哑、失语的常用穴[10]。
哑门穴具有通窍醒神的作用,故以治疗失语、癫狂、痫证为主[10]。
哑门穴有通经开窍之功,为回阳九针之一,凡诸喑症俱可取此[5]。
13 瘖门穴主治病证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及癫痫、癔病、精神分裂症、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等[2]。
哑门穴主治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强[9]。
哑门穴主治头痛,失语,暴喑,喑哑,重舌,舌缓不语,聋哑;癫狂,痫证,瘛疭,癔症;项强,脊强反折[8]。
哑门穴主治暴瘖,失语,头痛,项强,脊强反折,聋哑,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癔病,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等[4]。
治舌强不语,暴喑,颈项强急,脊强反折,癫痫,脑性瘫痪,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
14 刺灸法 14.1 刺法[4]
一般直刺0.5~1.0寸[2][4]。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9]。
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8]。
注意:
禁深刺[4]。
不宜向前上方深刺,以免误伤延髓[2]。
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9]。
因为深部接近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9]。
14.2 灸法禁灸[2]。
《针灸大成》谓此穴禁灸,灸之令人哑,以其近于舌咽及脑也,故不宜火攻。凡取经穴治病,可针者针之,可灸者灸之,针灸惧不宜者,则按而摩之,是为经穴三用。[5]
可灸,但不宜瘢痕灸[8]。
15 瘖门穴的配伍哑门穴配廉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合谷治聋哑[2][8]。
哑门穴配风府治角弓反张[2]。
哑门穴配人中、后溪治癫痫[2]。
哑门配关冲,有通阳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不语。
哑门配风府、合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喑哑。
哑门配通天、跗阳,有散寒去湿的作用,主治头重痛。
哑门配水沟、足三里、大钟,治痴呆[8]。
哑门配阳谷、腕骨、带脉、劳宫,治瘛疭、指掣痛[8]。
哑门配水沟、大椎、腰奇,治癫痫[8]。
哑门配涌泉、关冲、风府,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8]。
16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甲乙经》:不可灸,灸之令人喑。
《针灸甲乙经》:项强,刺喑门。舌缓,喑不能言,刺喑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颈项强,舌缓不能言,诸阳热气盛,鼻衄血不止,头痛风,汗不出,寒热风痉,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
《针灸大成》:主舌急不语,重舌,诸阳热气盛,衄血不止,寒热风哑,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风汗不出。
《针灸大成》:仰头取之。
《类经图翼》:主治颈项强急不语,诸阳热盛,衄血不止,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风疼痛汗不出,寒热风痉,中风尸厥,暴不省人事。
《圣济总录》:脑后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宜针人中、天突二穴,可二分。
《玉龙歌》: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17 瘖门穴研究进展 17.1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发现,针刺哑门、肾俞,对脑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经针刺后,全血黏度下降,全血还原黏度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意义。同时观察对脑血流图的影响,显示陡直型波形较治疗前增加了14.4%,统计学有明显差异。[8]
针刺哑门、风府穴可以使血液凝固程度显著降低(P<0.01),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有利于脑出血部位的血块溶解,吸收。[5]
17.2 对血细胞的影响针刺哑门、华盖,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针刺哑门也可使淋巴细胞减少,并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8]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